
张研,女,1948年生,安徽人。清史研究专家,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。张研教授于1968年6月年参加工作,1982年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,1984年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,并留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任教。1998年6月,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;1999年1 月,任博士生导师。张研教授在职期间曾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史学科带头人,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所长 党总支书记等职。主要社会兼职包括: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组专家、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、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等。2008年5月,张研教授获批政府特殊津贴。2009年2月,张研教授退休。
张研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、清史、经济史、社会史的研究,著有《清代族田与基层社会结构》(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1991年)、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·社会卷》(辽海出版社,1999年)、《《清代社会的慢变量》(山西人民出版社,2000年)、《17-19世纪中国人口与生存环境》(黄山书社,2008年)、《清代社会经济史研究》(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0年)、《清代县级政权控制乡村的具体考察——以同治年间广宁知县杜凤治日记为中心》(大象出版社,2011年)等多部学术专著,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。张研教授主编了大型文献丛书《民国史料丛刊》,《民国史料丛刊续编》,并合著有专著《19世纪中期中国家庭的社会经济透视》、《19世纪中期中国双重统治格局的演变》,合编教材《中国历史(元明清卷)》、《清史15讲》等。
张研教授主持及参与的科研项目包括:教育部重点科研基地重大项目“清代社会研究”、“211工程”重点项目“清史”中的3个子项目、九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“从清代基层社会组织看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演变趋势”、八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“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研究”、七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“清代土地、人口、农业研究”、教育部重点科研基地重大项目“清代乡村控制体系与经济环境研究”、教育部重点科研基地重大项目“康乾盛世研究”、“211工程”二期子项目“乾嘉道社会研究”等。
张研教授的学术研究成果多次获奖:合著《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》于2002年获第四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一等奖;合著《清通鉴》于2002年获中国图书奖;合著《中国历史•元明清卷》于2005年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。此外,张研教授公开发表论文数十篇,在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。
(本资料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首发,转载请注明出处)
|